舒城小蘭花茶創(chuàng)制于明末清初,屬于烘青類綠茶,是安徽省舒城縣地方特色名優(yōu)茶,安徽省十大傳統(tǒng)名茶之一。其以蘭花形、蘭草色、蘭花香的“三蘭”典型特征,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舒城小蘭花茶外形如同芽葉相連的蘭草,細長的葉片盤曲成彎鉤狀,翠綠色澤均勻且明亮,尖端鋒利;泡制后,宛如蘭花盛放,直立于杯中,帶著獨特的蘭花清香,俗稱“熱氣上冒一支香”。
舒城縣位于安徽省中部,地處大別山東麓、江淮之間,屬亞熱帶溫潤性季風氣候區(qū),全年雨水充足,土壤肥沃,是全國茶葉生產百強縣,具有豐富的茶樹種質資源。然而,舒城縣無性系良種普及率不高,仍以群體種為主。近年來,當?shù)剡x育出了‘舒茶早’‘谷雨春’‘特香早’‘山坡綠’等一系列茶樹新品種以及引進了其它地區(qū)選育的新品種,為茶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品種資源。然而,這些新品種(系)是否適合加工成舒城小蘭花茶缺乏系統(tǒng)的綜合評價。
研究表明,不同茶樹品種(系)有不同的適制性,龔淑英等對浙江省主栽的6個茶樹品種制成的白茶綜合評價結果表明,‘春雨1號’與傳統(tǒng)白茶風格最為接近,‘浙農113’與‘春雨2號’可以用于開發(fā)浙江白茶新產品;楊娟等對10個茶樹品種所制工夫紅茶的內含成分、湯色L*a*b*值及感官品質進行比較分析,得出‘蜀永2號’‘巴渝特早’‘蜀永1號’‘早白尖5號’‘四川中小葉種’和‘名山白毫131’的夏季鮮葉表現(xiàn)出較好的工夫紅茶適制性;殷雨心等對13個不同茶樹品種制成的青磚茶進行感官審評、品質成分及香氣成分含量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品種制成的青磚茶品質各有優(yōu)缺點;陳敏儀等對24個茶樹品種制成的條形綠茶進行綜合評價并構建評價模型,最終篩選出‘龍井長葉’‘舒茶早’和‘菊花春’是適制條形綠茶綜合排名前3的品種;董智杰等對9個湖北主栽茶樹品種一芽三葉為原料制成的黃大茶樣品進行感官審評、理化成分及茶湯色澤分析,發(fā)現(xiàn)‘福鼎大白茶’和‘烏牛早’兩個紅綠茶兼制茶樹品種制成的黃大茶具有滋味醇爽、鍋巴香濃郁的品質特征,而烏龍茶品種所制黃大茶品質較好,且果香明顯。
文章通過對12個安徽省地方茶樹品種(系)進行農藝性狀觀測,對其加工成的舒城小蘭花茶進行感官審評及生化成分分析,并通過各項指標結合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AHP)構建品種(系)適制性的評價模型,以期為舒城小蘭花茶適制品種篩選和推廣提供科學依據(jù)。
01材料與方法
1、供試材料
試驗所選的12個茶樹品種均為安徽省灌木型、中葉類品種(系):‘白霜1號’‘響洪甸1號’‘舒茶早’‘山坡綠’‘白霜2號’‘裕安早’‘岳西901’‘紅旗1號’‘鳧早2號’‘谷雨春’‘龍舒特早’及‘特香早’。供試12個茶樹品種均為種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九一六茶場”茶園的8~12年樹齡茶樹,栽培及管理措施基本一致。
2、主要儀器
電子天平(精度0.0001g,上海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F(xiàn)W-100高速萬能粉碎機(北京市永光明醫(yī)療儀器有限公司),DK-8D電熱恒溫水槽(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G10分光光度計(美國thermo公司),AcquityArc高效液相色譜儀(上海沃特世科技有限公司),D3024R低速離心機(上海西格瑪奧德里奇貿易有限公司),KQ-500DE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6CL-16680殺青機(衢州華麟機械有限公司),6CHZ-9烘干機(泉州得力農林機械有限公司),6CTH提香機(衢州綠峰茶機有限公司)。
3、實驗方法
(1)農藝性狀測定
2023和2024年春季對不同品種(系)農藝性狀進行連續(xù)兩年統(tǒng)計。(1)發(fā)芽密度:當茶樹春季新梢達到一芽二葉期時,每個小區(qū)隨機取3個點,調查蓬面(33.3cm×33.3cm)以下10cm葉層范圍內生長程度為萌動芽以上的新芽梢數(shù),取三次平均值。(2)百芽重:采摘100個一芽二葉鮮葉,稱重(精確到0.01g),重復測量3次,取三次平均值。(3)發(fā)芽時期:參照《茶樹種質資源數(shù)據(jù)質量控制規(guī)范》的方法對茶樹的發(fā)芽時期進行測定。
(2)抗性指標鑒定及市場評價
抗性鑒定于實驗材料采集茶園中進行田間自然鑒定,以株(叢)為單位調查10株茶樹受害程度,凡中上部葉片1/3以上青枯(凍害)/有蟲眼(蟲害)/有病斑(病害)即為受害葉片,并進行分級:0級(高抗/強):受害葉片≤5%;1級(中抗/較強):5%<受害葉片≤15%;2級(抗/中):15%<受害葉片≤25%;3級(感/較弱):25%<受害葉片≤50%;4級(高感/弱):受害葉片>50%。
市場評價指標中干茶價格于2023年春季在舒城縣九一六茶廠調研獲得。
(3)舒城小蘭花茶的加工與制作
于2023年4月對12個不同茶樹品種(系)一芽二葉鮮葉以相同的制作環(huán)境、加工條件及加工工藝制成舒城小蘭花茶。具體工藝流程如下:采摘一芽二葉鮮葉1.0kg后,將其攤放在室內常溫下,靜置6~8h進行自然萎凋;使用理條機在350℃條件下殺青5min,95℃下熱風干燥25min;100℃的提香機提香30min。
(4)感官審評
根據(jù)國家標準GB/T23776—2018《茶葉感官評定方法》,由三位專業(yè)評茶員對12個茶樣進行了審評。評分組成如下:外形25%、湯色10%、香氣25%、滋味30%、葉底10%。
(5)生化成分測定
游離氨基酸測定方法參照GB/T8314—2013《茶?游離氨基酸總量測定》;茶多酚及兒茶素測定方法參照GB/T8135—2018《茶葉中茶多酚和兒茶素類含量的檢測方法》;咖啡堿測定方法參照GB/T8312—2013《茶?咖啡堿測定》;茶氨酸測定方法參照GB/T23193—2017《茶葉中茶氨酸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
(6)評價指標的遴選
為了滿足適制舒城小蘭花茶樹品種評價模型構建與應用的實際需求,并確保評價體系的可行性、科學性和合理性,研究通過實地調查、文獻查閱及課題組討論,初步確定了評價指標體系。體系包含1個目標層、5個一級指標和19個二級指標,具體如表1所示。
(7)咨詢專家的遴選
根據(jù)研究內容,選擇在安徽省茶行業(yè)內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涵蓋栽培育種、生產、加工和市場銷售等領域,包括種植大戶、企業(yè)家、行業(yè)協(xié)會/學會、茶產業(yè)管理部門、以及高校和研究所的專家。專家遴選條件:①大專及以上學歷;②具有5年以上茶葉相關領域工作經驗;③自愿參加本次咨詢。參與者排除標準:①未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問卷的;②拒絕參與者。根據(jù)以上標準每輪選40人。
(8)德爾菲法
德爾菲法是將待解決的問題、需咨詢項目的研究背景和目的等通過郵件、微信等方式單獨發(fā)送給各位專家進行咨詢,收集意見后整合出綜合意見并反饋給專家,再次征詢專家意見,經過多輪征詢和修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專家人數(shù)通常在15~50人。
2023年12月~2024年1月,使用“問卷星”(https://www.wjx.cn)平臺向專家發(fā)送問卷,設定兩周完成期限。收到問卷后,及時整理專家意見,課題組根據(jù)反饋意見和建議對指標進行討論修改,并向專家反饋后發(fā)送下一輪問卷,旨在實現(xiàn)一致意見。
(9)調查問卷內容
調查問卷內容涵蓋研究背景、專家基本信息、專家權威程度評價及評價體系。研究背景介紹了研究來源、目的和預期結果。專家基本信息調查包括年齡、工作年限和工作領域。權威程度評價涉及指標熟悉度(分為非常熟悉、熟悉、一般、不太熟悉、不熟悉)和判斷依據(jù)(包括理論知識、工作經驗、文獻資料、職業(yè)直覺)(表2)。
評價體系要求專家根據(jù)一級和二級指標的重要性進行評分,并在各級指標內進行兩兩比較。使用Likert5級評分表對指標重要性賦值,1分表示不符合標準,5分表示完全符合(表3);采用1~9級標度法對指標重要程度進行比較賦值(表4)。此外,問卷包含建議欄,供專家提出意見以完善評價模型。
(10)專家賦分指標篩選
依據(jù)指標重要性評分的分值大小和變異系數(shù)對指標進行篩選,如果某一指標的分值≤4且變異系數(shù)(CV)≥0.3,將其排除。
(11)層次分析法
將德爾菲法咨詢結果通過GEOMEAN計算公式計算其幾何平均數(shù),按一級指標及對應下屬二級指標建立各層指標判斷矩陣,其數(shù)值的對應關系為橫向指標(左側)/縱向指標(上方)的相對重要程度。計算原理如下:
將各層指標轉化成判斷矩陣A:
其中aij表示第i個因素相對于第j個因素的重要性。
對判斷矩陣的每一行,使用GEOMEAN函數(shù)計算幾何平均數(shù),公式如下:
將每行的幾何平均數(shù)歸一化,得到每個因素的權重wi,公示如下:
一致性檢驗公式為:
其中n為判斷矩陣階數(shù),C.I.為一致性系數(shù),R.I.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且可通過查表獲得,C.R.為檢驗系數(shù)。只有在一致性系數(shù)和檢驗系數(shù)均小于0.1時,一致性檢驗才能通過,根據(jù)判斷矩陣得出的權重才能被接受;若一致性檢驗未通過,則說明判斷矩陣邏輯存在錯誤,需要重新打分、重新構建判斷矩陣。
4、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采用Excel2021軟件、SPSS軟件和yaahp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02結果與分析
1、農藝性狀分析
對12個品種(系)的三個主要農藝性狀進行觀測,包括發(fā)芽期、百芽重和發(fā)芽密度(表5)。不同品種(系)的一芽一葉期3月15日~3月22日,一芽二葉期3月22日~4月10日,其中‘山坡綠’和‘谷雨春’發(fā)芽期最晚(均為4月10日),‘白霜1號’和‘白霜2號’次之(均為3月26日),其余品種在3月22日均達到一芽二葉期。一芽二葉百芽重范圍為25.10~38.83g,其中‘響洪甸1號’最重(38.83g),‘谷雨春’次之(37.78g),而‘紅旗1號’最輕(25.10g)。發(fā)芽密度范圍為103~182個,其中‘白霜2號’發(fā)芽密度最大(182個),而‘岳西901’(178個)和‘舒茶早’(166個)發(fā)芽密度次之,而‘山坡綠’發(fā)芽個數(shù)最少(103個)。
2、感官品質分析
對12個茶樹品種(系)制成的舒城小蘭花茶進行感官審評分析,干茶外形、湯色及葉底見圖1,各項指標評語及評分見表6,結果顯示不同茶樹品種制作的茶樣感官品質具有明顯差異。
在干茶外形上,所有茶樣均為蘭花型,符合舒城小蘭花茶的蘭花型特點,‘舒茶早’茶樣表現(xiàn)最佳(95分),‘鳧早2號’和‘仙寓早’茶樣得分最低(90分)。湯色方面,‘白霜1號’‘響洪甸1號’和‘岳西901’茶樣最高(94分),‘仙寓早’茶樣最低(91.5分)。香氣方面,‘白霜1號’茶樣(94分)最佳,‘龍舒特早’和‘鳧早2號’茶樣得分最低(89分)。滋味評定顯示,‘響洪甸1號’和‘鳧早2號’茶樣最佳(95分),‘谷雨春’和‘紅旗1號’茶樣得分最低(90分)。葉底評定中,‘白霜1號’‘舒茶早’和‘岳西901’茶樣并列最高。綜合評定,‘白霜1號’‘響洪甸1號’和‘舒茶早’茶樣得分排名前三,得分均在93分以上,‘仙寓早’茶樣最低。
‘白霜1號’茶樣外形黃綠潤舒直,芽壯,湯色明亮,有花香,滋味醇且較爽,葉底芽壯,芽葉成朵,黃綠且較勻,整體表現(xiàn)最為突出;‘響洪甸1號’茶樣外形黃綠舒直且潤,湯色淺黃綠明亮,香氣清香,滋味醇,較爽,葉底芽葉成朵,黃綠,較勻;‘舒茶早’茶樣外形翠綠舒直,勻整顯毫,湯色黃綠較亮,香氣清香,滋味醇,較爽,葉底芽葉成朵,嫩黃綠,較勻亮。這三個品種制得的舒城小蘭花茶品質最佳。
3、理化成分分析
對12份茶樣的特征性生化成分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顯示不同茶樣間各種生化成分含量有明顯差異(表7)。茶多酚的含量在22.02%~23.96%之間,其中‘鳧早2號’茶樣含量最高(23.96%),其次是‘裕安早’(23.78%),而‘谷雨春’含量最低(22.02%);游離氨基酸的含量在3.7%~4.23%之間,其中含量最多的為‘白霜2號’(4.23%),‘裕安早’次之(4.16%),而‘仙寓早’含量最低(3.64%);酚氨比值在6.39~5.36之間,其中酚氨比最高的為‘白霜1號’(6.39),其次是‘響洪甸1號’(6.38),而‘白霜2號’最低(5.36)。茶氨酸含量在0.65%~3.73%之間,其中茶氨酸含量最高的為‘舒茶早’(3.73%),‘龍舒特早’含量最低(0.65%);兒茶素含量14.83%~20.11%,其中‘岳西901’含量最高(20.11%),‘白霜1號’最低(14.83%)??Х葔A含量3.72%~5.11%,‘龍舒特早’最高(5.11%),‘仙寓早’含量最低(3.72%)。
總體表明,‘白霜1號’茶氨酸含量較高,兒茶素含量較低,其滋味醇且較爽;‘響洪甸1號’茶氨酸含量最高和兒茶素含量較低,滋味鮮醇;‘舒茶早’游離氨基酸和兒茶素含量較高,滋味醇且較爽。而‘龍舒特早’‘谷雨春’‘仙寓早’游離氨基酸含量都較低,兒茶素含量較高,導致其滋味僅為醇或較醇,與其他品種制成干茶相比較為遜色。
4、專家調研詳情及評價模型指標權重的確定
研究第一輪問卷咨詢了58位專家(男性38人,女性20人),第二輪咨詢了28位專家(男性22人,女性6人)(表8)。兩輪問卷均全部回收,專家參與率均為100%。
專家權威性方面,問卷有效回收率>70%表示專家認為本研究具有研究價值;專家權威程度以熟悉程度和判斷依據(jù)表示,即:Cr=(Cs+Ca)/2;Cr>0.7認為專家權威程度較高,Cr>0.8認為專家權威程度高;專家意見協(xié)調程度以變異系數(shù)(CV)和肯德爾和諧系數(shù)(W)衡量:CV值越小,專家協(xié)調程度越高;W值為0~1,W值越大,專家協(xié)調程度越高。
統(tǒng)計結果表明,第一輪專家的熟悉程度為0.94,判斷依據(jù)為0.89,權威程度為0.92;第二輪熟悉程度為0.94,判斷依據(jù)為0.91,權威程度為0.93,兩輪均高于0.7,表明專家權威性較高。在專家意見的協(xié)調性上,第一輪一級指標的CV均值為0.16,二級指標為0.20;第二輪分別降至0.12和0.15,顯示協(xié)調性提升。第一輪的Kendall協(xié)調系數(shù)為0.288(p<0.05),第二輪上升至0.347(p<0.05),進一步表明專家意見的協(xié)調程度提高。
經德爾菲法咨詢結果確定評價模型指標及各指標重要性,建立判斷矩陣,通過yaahp軟件計算權重,將各層指標轉化成判斷矩陣(表9)。根據(jù)軟件提示,依次輸入模型目標層次、二級指標層、方案層;再在判斷矩陣處輸入德爾菲問卷調查法得到的矩陣列;最后進行運算得到各個二級指標權重。按指標數(shù)據(jù)繪制評價體系分級表(表10),并給各個指標賦分,得到代入模型前各個茶樹品種的各項指標得分。
5、德爾菲法咨詢模型結果分析
采用層次分析法聯(lián)合德爾菲法,將數(shù)值代入模型得到綜合評價得經過綜合評價模型篩選后,結果如表11所示,綜合得分排名前五的分別為‘舒茶早’(4.33)、‘響洪甸1號’(4.30)、‘岳西901’(4.26)、‘白霜2號’(4.13)和‘裕安早’(4.06),而‘谷雨春’(3.00)得分最低。
03結論
研究對安徽省12個當?shù)夭铇淦贩N(系)進行農藝性狀、感官審評及生化成分等多項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基于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構建了舒城小蘭花茶加工適制性品種(系)評價的模型,并基于該模型篩選出綜合得分排名前五的茶樹品種(系),分別為‘舒茶早’‘響洪甸1號’‘岳西901’‘白霜2號’及‘裕安早’。
該評價體系基于感官審評、生化成分含量、農藝性狀、及抗性等指標而建立,有效體現(xiàn)了品種的產量、品質、抗性等與適制品種的關聯(lián),研究結果為適制舒城小蘭花茶的茶樹品種篩選、推廣及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jù),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作者簡介:
何遠慶
安徽六安人,安徽農業(yè)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茶樹育種栽培。
通訊作者:
劉升銳
安徽滁州人,農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2010年畢業(yè)于湖南農業(yè)大學,獲學士學位;2016年畢業(yè)于華中農業(yè)大學果樹學專業(yè),獲博士學位;2016年至今于安徽農業(yè)大學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茶樹育種與種質創(chuàng)新。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面上基金、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十三五”和“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fā)項目子課題各1項,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學基金、安徽農業(yè)大學人才引進與穩(wěn)定項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訊身份發(fā)表SCI論文20余篇,授權發(fā)明專利7項,登記茶樹新品種3個;擔任《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和《茶葉學報》首屆青年編委。
基金項目:“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fā)項目子課題(2021YFD1601103);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教學研究重點項目(2022jyxm453)
具體內容詳見《中國茶葉加工》雜志,2025年第2期文章《舒城小蘭花茶適制品種資源評價模型的構建與應用》,頁碼:22-30,作者:何遠慶,吳軍,陳志鵬,孫勁鴻,李葉云,韋朝領,劉升銳*。
引用格式:何遠慶,吳軍,陳志鵬,等.舒城小蘭花茶適制品種資源評價模型的構建與應用[J].中國茶葉加工,2025(2):22-30.
來源:中國茶葉加工,何遠慶,劉升銳等,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